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短缺的严重制约。发展循环经济既符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国情,又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创造就业和保护环境。
据德莱福c.v.axl了解,截至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亿辆,每年报废的机动车达百万辆,并且在快速增长。相比发达国家汽车再制造的规模,我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汽车再制造,能有效保护环境,还能提高经济效益。国外经验表明,当汽车再制造零部件占维修配件市场的65%时,汽车维修速度将增加8倍;再制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配件市场的5%,就可以实现400亿元以上的产值。
据统计,我国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水平的50%,铜矿只能维持22年,锌矿只能维持24年。其次,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产出率低、资源有效利用率低、资源循环使用率低,这三点已经严重阻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另外,再制造的社会效益十分巨大。与相关制造业比,在制造业的就业人数是其1至3倍。http://www.tzdlf.com/NewsView.Asp?id=277
目前,全球再制造产值已超过1000亿美元,75%来自美国,其中汽车和工程机械再制造占到2/3以上。1997年美国从事再制造的企业有7.3万家,直接从业人员超过35万人,年销售额超过530亿美元,当时美国全国钢铁业的年销售额也只有560亿美元。再制造业已经相当于钢铁业规模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行业。
我国目前没有建立健全的废旧物品和零部件的回收流通市场,正规的再制造企业获得旧件很困难;再制造企业增值税中的进项税额难以抵消。再制造企业购买旧件一般很难拿到进项税发票,增加了企业制造产品成本。
再制造对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延伸和拓展意义。在再制造不仅可使废旧产品起死回生,还可很好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形成了产品的多寿命周期循环。再制造与制造新品相比,在保证性能相同的情况下,还可节能60%、节约材料70%、节约成本50%,几乎不产生固体废物,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有调查显示,再制造一台汽车发电机的能耗是新制造的1/7。
杨天夫代表建议,国家出台再制造的产业标准;设立专业的推进再制造产业的机构;确定再制造产业适用的行业;出台推进再制造产业的行政手段。包括政策倾斜,财政补贴等。
然而,我国目前汽车再制造试点范围过于狭窄,只有零部件而没有整车,尤其是忽视了商用车整车。目前,仅有14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适时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产品涉及的只是汽车5大零部件,产业发展缓慢。再制造水平低,亟待快速提升。
扩大汽车再制造的范围。据德莱福c.v.axl悉,由零部件扩大到整车,尤其重点发展商用车整车再制造。混凝土搅拌车、渣土车等市政工程类车辆,经常在市区行驶,市场保有量十分巨大,且不断增长,对环境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因此,建议由有关部门牵头,将非环保车辆的限定标准由10年延长到12年,对正在使用且未达到现行环保排放标准的此类车辆,由厂家召回,进行符合环保标准的再制造升级,然后销售。http://www.tzdlf.com/NewsView.Asp?id=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