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展实在是太快了,而汽车又是其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就连身在其中的我们也多少点不适应。不过当今我们正在经历的2011年,可能给我们带来的是另外一种不适应,这就是适应了快速发展以后对调整和波动的不适应。
2011还没有完全过去,但我们或许已经可以用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来定义它。无论是恐怖的日本海啸和核事故,埃及和利比亚的巨变,还是美欧的债务危机都在印证这一点。其实不光是别人,就连我们自己的汽车与润滑油的发展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减速。也许我们应该有很多理由期望持续的快速增长,但是也不能回避调整和衰退的隐忧,特别是润滑油。
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历史阶段,有一点应该是非常确定的,那就是国家经济非常需要我们石化行业、润滑油行业为之做出贡献,以减少摩擦、磨损,减少能源消耗,提供清洁能源,提高润滑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汽车而言,发动机、变速箱、轮毂无不依靠润滑油脂来润滑和支撑,因为润滑不良,导致轴瓦、同步器、轮毂轴承(wheel hub bearing)或者万向节任何一个损坏,都会导致汽车无法行驶。
润滑油脂在汽车的造价中可能不到万分之一,但对汽车性能和寿命的影响却远大于10%。在我们国家里见惯了因为不重视这千分之一和万分之一的选择,太计较这些投入,而将汽车的运行可靠性、服务成本的优良性,乃至整个汽车、整个品牌置于风险之中的案例。昆仑润滑油已经走过快速增长的10年,我们也有充分的信心满足未来客户和国家发展对润滑油不断增长的需求,但我们也做好了调整的思想准备,并视调整为比增长更有意义的机会。我们的结构需要调整,我们的服务方式需要调整,其实整个行业的润滑理念和方式都需要调整。我们以世界6%左右的GDP的产出,消耗了世界15%以上的润滑油和近40%的润滑脂,这绝不是润滑油行业的光荣,也不是一种可以持续对历史和后代负责的发展方式。所以,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一直以提高国家润滑水平为使命,致力于推动行业合作,推动润滑理念的更新和润滑方式的转变。中国石油作为一个石油公司,一直支持相关行业的学术交流和技术进步,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