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成立60余年,我国的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昔日西方人眼中的“自行车王国”,到如今超越美日成为全球最大新车消费市场,汽车,改变了中国。而公务车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纯粹进口,到“红旗”“上海”,到此后合资品牌百家争鸣,再到如今自主品牌再露峥嵘,可以说,中国公务车的发展史,就是中国汽车工业史的浓缩。http://www.tzeh.cn/ch/NewsView.asp?ID=390
据恩鸿ball joint了解,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效仿前苏联,建立了公务车使用制度。然而当时我国的汽车市场可谓“一穷二白”,早期公务用车完全是依赖进口汽车。在当时,国家领导人坐的车辆许多是解放战争时期保存下来或国际友人援助的。
时间进入1978年,新中国迎来改革开放时期,汽车依然没有走进普通家庭,而是继续作为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分配。但此时国产车型可以用“青黄不接”来形容,212吉普、老上海和红旗轿车几乎没有任何技术改进,存在质量不稳定、外观陈旧等问题。
此时,随着国家对各级政府部门拥有车辆的管制放松,地方政府自行采购的进口车大大增加,大量进口轿车涌入中国。
2002年6月29日出台的《政府采购法》,从法律上对公务车采购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使得政府采购有法律可循,在政府采购法中规定:集中采购要通过集中采购机构来进行,因而获得政府采购的前提是进入集中采购机构公布的采购目录。
2011年1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降低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的采购价格,明确要求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2012年2月,工信部公布了《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400多款候选车型均为自主品牌,合资品牌无一入选。这些政策均被业内认为是自主品牌进入公务车领域的利好导向。
同时,公务车车型种类及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上述《目录》中,公务车车型不仅包括轿车,还有越野车、商务车、新能源车,其中轿车265款车型;多功能车64款车型;越野车78款车型;新能源5款车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汽车工业还没有完全起步,于是中国工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以纯手工打造出第一款自主品牌车型——老红旗,红旗品牌在随后的很长时间里成为最高级别的官车代表。此后,由于汽车工业发展缓慢,红旗轿车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不同种类的车型,其职能的划分也是不一样的。如中国人民银行系统,会定期采购大批量的运钞车。公检法司系统除了采购大批量的一般执法执勤车外,还包括囚车、监察车等,根据各车辆所行使的职能,车型种类不仅包括了一般的轿车、SUV、MPV,对一些有特殊装备或者经过改造的车辆也有需求。http://www.tzeh.cn/ch/NewsView.asp?ID=390
据恩鸿ball joint悉,近年来,随着民生项目的增多,多数部门对特种车辆开始大批量采购。环卫局所需的清洁车、洒水车、垃圾车等,学校所需的校车等,都在政府采购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