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保护家用汽车产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明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15日,公布《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这也是国家首次出台关于“汽车三包”的相关规定。新规实施后,消费者购买的家用轿车,在两年或者行驶里程5万公里的三包有效期内,符合规定更换、退货条件的,销售者将负责为消费者更换新车或者退车,该规定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据东聚传动轴悉,这项规定出台摆脱了以前节假日传播政策出台的形式,表明国家有关部门更重视未来政策实际内容的实时性效果,而不是为有关部门政绩宣传的作用。之前普遍预期是质检总局将会选择在3·15的时间节点推出汽车三包规定,比较应景。选择此时出台,完全避免了有关部http://www.tzdongju.com/ch/NewsView.asp?ID=488门政绩上的关注,反而大家会更加关注政策本身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效果,是改进工作作风的表现,是非常务实的、可喜的现象。
对于此项政策的执行预期,或不会立竿见影,应该按照整个汽车市场的环境变化,做出对三包政策的最大程度的促进。让厂商对消费者做出更加负责任的承诺,这个压力应该来自于市场竞争,市场增长慢,竞争就会更加激烈,会促进厂商提高售后服务水平,从而主动加强“三包”政策的执行力度。
众所周知,在“三包”政策未实施以前,消费者一般只能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进行维权,由于没有明确的汽车包修及退换货规定,消费者在购车时甚至要靠“烧高香、碰运气”,如果时运不济,碰上有缺陷还屡修屡坏的情况,消费者基本只能打落的门牙往自己的肚子里咽,根本没有追回购车款的可能,任凭你找媒体曝光也罢、找畜生拉车“闹事”也罢,经销商和车企基本都是有恃无恐不把消费者放在眼里,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没有合理的法律法规维护消费者的利益。现在“汽车三包”政策终于要落地了,那么能否彻底规避购车消费之靠“闹事”来维权的太囧事件呢?这当然还要看“三包”政策到底给不给力了。
据东聚传动轴了解,大家对这3年或6万公里的期限颇有微词,因为有的车企已经推出了更长的包修期,而国内车企普遍实行的都是3年或6万公里(部分车企是10万公里)的保修期,只有极个别的车企低于这个标准。现在国家的这个三包政策只属于“一般情况”,显然没有起到助推国内汽车售后服务更上一层楼的作用,而且笔者担心“三包规定”的出台是否会将已经实施超长质保期的车企再重新减少到这个3年6万公里的规定内呢?如果是这样,这个“三包规定”就成了阻碍售后发展的“绊脚石”了。笔者希望国家能延长包修期,至少也要达到4年10万公里的程度,这样才能体现出国家规定的“先进性”。http://www.tzdongju.com/ch/NewsView.asp?ID=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