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国,但汽车消费者权益保障措施却并不给力,汽车三包法案迟迟未见出台;汽车质量问题投诉屡见报端;4S店服务掉链子的情况比比皆是。
不管2013年中国车市的图景怎样展开,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车要开,车要养,这是不争的事实。那现在,东聚传动轴带我们一起来简单回顾一下2012年汽车投诉的重点、难点,万一你真遇上了,也好有个借鉴。
去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事件之一,近期又因为台湾地区的类似案例而再起波澜。持续大半年的DSG风波拷问了各方的理性。随着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正式实施,国家质检总局在此类事件的行政执法上有了法律支持,广大车主的权益有望能得到更多的保障。http://www.tzdongju.com/ch/NewsView.asp?ID=472
目前,由于我国汽车质量“三包”法案的缺位,导致消费者维权一直“无法可依”。浙江消费者《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修正)》(以下简称《办法》)第三十五条第四款规定,经营者在保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应当根据消费者要求,负责退货或者更换。《办法》同时明确规定,维修部件是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两大有关行车安全最重要的总成件,但未涉及退车过程中,具体谁承担购置税、保险等等相关费用。由于《办法》属于地方性法规,所以很多汽车厂商故意不认可。尽管如此,《办法》也成为不少消费者退车成功的重要法律依据。另外,消费者和经销商协调沟通,换车成功的案例也是很多的,但个中程序复杂,还是挺耗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的。
近年来,“车辆贬值费”作为交通事故财产损害赔偿纠纷的一个新问题,涉及的法律问题复杂,涉及的损害数据的确认及相应证据问题等诸多问题而备受各方关注。杭州日报从2007年来一直在关注车辆贬值费的案例,曾帮杭州的杨老师赢得车辆贬值费500元,也见证了转塘的张斌先生的双龙SUV走法律途径拿回1万多的贬值费用,但也有失败案例,毛先生的福克斯就上诉失败。
这其中一个焦点问题是贬值费的鉴定。车辆是否贬值了?贬值了多少?咋赔?谁赔?这并不是由车主说了算。目前,杭州关于车辆贬值费的评估有权威的第三方机构——杭州市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但该中心只接受法院委托,个人申请不受理。那么,要不要走司法途径呢?这对于普通车主而言是一件十分纠结之事,时间、精力、诉讼成本都要考虑。
东聚传动轴提醒:不管是易损件的偷梁换柱,还是明目张胆的要求使用副厂件,厂家授权的正规经销商使用“副厂件”,如此“谋私利”,丢掉的是诚信和广大消费者的信任。消费者一经发现,应立即向厂家和汽车行业管理部门举报,并要坚持使用正厂件。http://www.tzdongju.com/ch/NewsView.asp?ID=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