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已经成为工具制造大国,目前正朝着全面提升质量方向努力。行业全面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全行业产品标准等效采用ISO国际标准,更主要的是,行业之间国际交流更加频繁,各企业领导和管理者的素质全面提高,成为我国工具业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据宏博量块了解,从1996年至今,中国先后建立了拉链、电剃须器、不锈钢器皿、铁锅、刀片、自行车锁等14个技术开发中心,压力锅、电动剃须器、打火机等16个产品中心。我国已成为世界五金生产大国之一,拥有广阔的市场和消费潜力。虽说前几年金融危机对我国五金出口略有影响,但从1999年开始有所好转。
根据海关统计,2011年工具五金出口额为106.06亿美元,同比增长26.7%。其中,小型电动工具为26.14亿美元,同比增长22.3%;锯类产品为12.12亿美元,同比增长24.9%;量具为8.97亿美元,同比增长50%;园艺工具为5.63亿美元,同比增长16.8%;钳子类为6.08亿美元,同比增长28.3%;扳手类为6.07亿美元,同比增长24.1%;组套工具为4.31亿美元,同比增长15.9%。http://www.hbwjo.com/ch/NewsView.asp?ID=182
在产品进口方面,全年进口额为51.66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其中,量具为26.73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小型电动工具为4.33亿美元,同比增长16.1%;扳手类为1.18亿美元,同比增长2.6%;锯类为2.34亿美元,同比增长35.3%;组套工具为0.4亿美元,同比增长53.8%;钳子类为0.36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园艺工具为0.049亿美元,同比增长28.9%。
值得关注的是进口方面,虽然目前全球最大的扳手、钳子制造企业几乎都在中国,但这两类产品的进口额达到近1.5亿美元;量具产品更是如此,虽然有东方精工、长城精工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浙江地区也有大量生产企业,2011年量具出口为8.97亿美元,增速达到50%,而进口却达到26.73亿美元,保持着26.4%的高增速,量具单项产品的贸易逆差达到17.76亿美元,这在整个五金行业当中也并不多见。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我们的企业在出口时,还是以量取胜,销售额的增长其实并没有带来利润率的提升,完全是依赖出口产品数量的增加,这可能会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隐患。尤其是现在台湾工具、印度工具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给我们的企业造成很大压力。
新产品力图挣脱传统五金形式单一的特点,寻求材质与色彩的搭配、功能与形体的组合,向人道化方向发展,研发轻、薄、短、小的五金新品,运用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上大胆勇敢创意,材质考究,在知足实用的基础上,更具有艺术的赏识性。
据宏博量块悉,五金新材料的研发和运用更是大大推动了新品智能化、精巧化的进程。同时在新的设计思惟的指导下,五金新品款式更是布满着迷人的魅力。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造就了五金真品质。http://www.hbwjo.com/ch/NewsView.asp?ID=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