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限制或者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土地流转可以催生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如果再打出产业支撑、龙头带动等配套“组合拳”,就能让农民更多地享受到土地流转带来的红利。
土地流转进程加快,始于200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http://www.zjfg.com.cn/ch/NewsView.asp?ID=102
土地流转还可起到遏制土地抛荒的作用。湖北省孝感市三汊镇龙岗村党支部书记刘顺田说,龙岗村在土地流转前,耕地抛荒面积最多时超过40%。2011年,村集体和村民以6000多亩承包地经营权折资入股,与春晖集团共同组建“湖北龙岗土地股份合作社”,企业投资将入股土地分组建成沟渠相连、旱涝保收的高产田。
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可以解决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市场对接难、比较效益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保证等弊端。
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必须是农民自愿流转。如果流转过程中带有强制性质,会损害农民利益。近年来,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农民被限制、被强制流转土地的事件时有发生。党国英说,一些地区还发生企业和大户二次转包土地赚取差价的现象,“中央强调不能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某种意义上是纠偏这些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
专家认为,农民被强制流转土地带来的更严重的后果是,农民失去土地后找不到新的生计,有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政府不用过度干预土地流转,让农民直接与土地流入方定价、议价,农民自己会算账流转是否划得来。河南滑县有200多个种粮大户,基本都是土地自愿流转,流转价格为每亩地年租金1000元左右,国家粮食直补等惠农资金依然由农民享受。
企业和大户增收了,租出土地的农民如何增收?一些专家和基层干部认为,土地流转是个系统工程,必须打出一套“组合拳”,让土地流转成为农民增收的“引擎”。
丰功卷膜器建议加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重点解决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融资难问题,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业。http://www.zjfg.com.cn/ch/NewsView.asp?ID=102